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网站总目 > 新闻资讯 > 江滩新闻 > >【江滩冷知识】三码头的故事

 

【江滩冷知识】三码头的故事

2021-11-30 14:28:05   来源:   点击:

 

青山江滩是一个承载着老青山回忆的地方。

 

无数的青山回忆,或以“缩影”或以“符号”保存在了美丽的青山江滩。

 

图片

 

青山区因钢而兴,因钢而荣,挺起了共和国钢铁脊梁,成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有力支撑。

 

曾经的青山江滩,为给钢铁、化工等产品提供运输便利,岸线被沙场和码头占据着,没有路灯,滩涂杂乱,只有载着沙石的大货车往来飞驰。

 

图片

 

如今,“四水共治”、海绵城市、绿色生态等关键词,逐渐成为青山的新名片。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青山江滩建设时分步骤关停了沿江码头,共拆除沙石码头26个,仅五粮库码头、中国一冶重件码头、红钢城码头作业区的部分构件保留下来,进行修缮改造,成为不可错过的“硬核景观”。

 

 

 

 

No.1 五粮库码头

(位于建设一路段)

 

 

五粮库码头建于上世纪50年代,因对应着位于青山区建设一路四号的武汉市第五粮库而得名。

 

 

五粮库码头曾是华粮集团粮库的运输通道,承担着该地区粮食、油料等运输及中转任务。

 

 

 

 

No.2 一冶重件码头

(位于建设三路段)

 

 

中国一冶重件码头作为青山江滩的工业遗迹景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周边还留有大型的起重机以及原码头作业区拆除后遗留的各种设备,满满的工业风。

 

 
 
      
 

 

曾作为武汉最大的重特大件码头,中国一冶重件码头建于上世纪70年代,其单件最大承载量有50吨。

 

 

随着重型工业制造水平的进步,武汉对港口承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老码头的载重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的需求,船只和货物都迁往了阳逻港口。

 

2018年11月,这个“服役”了30多年的码头正式宣布关停。

 

 

 

 

No.3 红钢城码头作业区

(位于建设八路段)

 

 

红钢城码头作业区位于青山区红钢城江边,长江天兴洲主航道南岸,始建于1959年,原主要装卸货物为钢铁、矿石建材等,年综合通过能力76万吨。

 

 

过去的公共交通不发达,当时的红钢城客运码头作为青山区通往汉口唯一的码头,是武钢工人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若遇起雾,船只停航,复航时需要至少启用五艘1500客位的大船,才能缓解过江的客流压力。

 

 

随着各大桥的通车,轮渡已慢慢由日常化演变成了一个旅游项目,只有少部分大型码头还在运作。老武钢工人们最熟悉的红钢城客运码头,也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与高高的塔吊一同守望着美丽的青山江滩。

 

 

 

 

既要美化建设,也要考虑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比起简单粗暴的拆除重建,青山江滩选择将这些工业遗迹保留下来。

 

也正因为嵌入了码头文化,青山江滩不仅成为赏心悦目的亲水平台,武汉市民也能在此找寻城市的记忆。

 

 

如今,长江之畔的工业缩影,卸掉了沉重的包袱,承担起“新的责任”,成为青山江滩的独特景观,等待着大家前来拍照打卡。

 

 

 

 
 END